新增院士风采录——赵连城院士:学生就像我的孩子
初见赵连城老师是在他的家中,一进门就能看见一两米多长的大书柜,里面摆满了各种书籍。书柜旁边是一张写字台,上边除了一部电话、一盏台灯、一副老花镜外,所剩的只有一样,那就是书。
赵连城老师今年65岁,1963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起初他比较偏重教学,后来开始带研究生并慢慢地走上了科研之路。赵老师最早研究的课题是“材料纤维分析”,上世纪70年代时开始搞“形状记忆合金”并做出巨大贡献。当时“形状记忆合金”在国外已经发展起来,可我国才刚刚起步,怎样将这种新兴的材料推向产业化道路呢?20多年来,赵老师一直没有放弃过研究。他曾于1987年和1988年两次到美国进修,回国后又培养研究生以推进此项目的发展。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形状记忆合金”走向了市场,并广泛应用到油田、医学、航天等领域。
“形状记忆合金”实现产业化发展后,赵老师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转变课题,带领他的弟子开拓新方向。5年前,赵老师开始了“信息工程材料”的研究。此后,“通讯”、“信息存储”、“信号转换”等名词便天天出现在赵老师的头脑里。赵老师说,在这门技术上,目前我国还很落后,很多材料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所以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我国在这个项目上有所进步,同时也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
一提起自己的学生,赵老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培养一个人需要几载心血,别人都怕自己的爱徒“溜走”,可赵老师却不这样想,他积极地把学生送向世界各地需要他们的地方。目前他有很多学生都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公司担任要职。这种“开放政策”受到普遍欢迎。学生们不是越走越少,而是更愿意加入到赵老师的研究行列中了。
赵老师知道,搞科研的人都追求完美,但如果学生出错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他一般不埋怨学生;但要是学生的责任心不够,他就一定会批评。赵老师是个很谦虚的人,记者问他,在科研上遇到和学生意见不一致时怎么办,他说:“我会和他们一起商量,或者先冷一冷再研究,老师也不都是对的,还得多听学生的意见。”正因为如此,赵老师和学生们有着父子般的深厚感情。当赵老师生病住院时,很多学生都亲自去探望,送去了鲜花和水果;还有的假期根本就不回家,留在哈尔滨以照顾自己年迈的“父亲”;海外学子也纷纷打电话来询问病情。学生们的这种关心是发自内心的,这早已不是单纯的师生之情,而是一种伟大的亲情。
谈起这次被评为“工程院院士”,赵连城老师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的荣誉,而是国家,他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大了。赵老师说,目前我国在“信息工程材料”领域还很薄弱,今后他会更加努力,争取在这方面为国家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