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科学与工程系
焊接科学与工程系起源于1952年,由苏联专家援建的我国首个焊接本科专业发展而来,1981年成为国家首批博士点,1987年并评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1989年以焊接科学与工程系为依托筹建了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22年重组更名为材料结构精密焊接与连接全国重点实验室)。焊接科学与工程系(焊接全重室)始终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技术前沿,进行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交叉性的创新研究,结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实验室的优势特色,形成了新材料及异种材料连接、高效智能与极端环境焊接、复杂结构连接与可靠性、微纳连接与加工4个研究方向,在航天、航空、航海、核电等领域以及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五年来,焊接科学与工程系(焊接全重室)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基础科研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其余纵横向课题40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超5亿元。
焊接科学与工程系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席和秘书长单位,下设焊接技术与工程和电子封装两个本科专业,其中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现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电子封装专业是教育部首批紧缺专业,黑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焊接科学与工程系每年培养毕业100余名硕士和50余名博士毕业生,人才培养数量位居国内同类高校前列。70余年来,焊接系累计培养了近万名毕业生,培养了一大批包括院士、杰青、国家高层次人才、焊接学会理事长、何梁何利奖、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等焊接领域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并为企业输送了200余名企业总师,已成为我国焊接领域的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和研究殿堂。
焊接技术与工程系具有非常强的师资力量,现有教职员工70余人,其中教授(研究员)/博导40余人,副教授2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超过90%。在教师队伍中,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含双聘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3人,优青及青长学者4人,(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
系主任:范成磊 教授
电话:0451-86413951
传真:0451-86416186
电子信箱:fclwh@hit.edu.cn
网址:http://weld.hi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