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级学科及培养方向

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含材料物理与化学方向)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1986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可接受博士后。


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具有一只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共19人,其中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1人,黑龙江省教学名师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学者1人,教育部跨世纪及新世纪人才7人,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黑龙江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89%教师具有一年以上留学经历。


本学科拥有先进的实验条件和良好的科研环境,专业与新工科建设高度切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立足国防和航空航天,形成了包括形状记忆材料、热电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功能电介质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敏感电子材料等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许多成果已融入教学实践。近5年在Chemical Reviews、PNAS、EES和AEM等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140余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光学级复合材料成果已用于包括北斗三号在内的10余个重点型号。


080502材料学二级学科(含金属材料与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2个招生方向)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学科最早可以追溯到1952年成立的我国第一批“金属学、热处理及热处理车间设备专业”, 1981年被批准为我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7年被评为全国首批重点学科,1996年被确定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999年被批准设立特聘教授岗位。培养出了我国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学科的第一个博士和第一个博士后,先后培养出7位两院院士,被誉为“中国热处理教育的发源地”。


材料学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40人,硕士生导师57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7人次、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1人、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省优青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龙江青年学者特聘教授1人,并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国防创新团队1个。担任国际和全国学会理事以上人员10人,任国际学术会议主席、副主席、国际学术刊物编委5人。


研究方向包括轻质高性能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与陶瓷基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智能材料、薄膜与涂层、材料改性、材料的腐蚀与防护、材料模拟与人工智能辅助设计等,涵盖材料设计、制备、表征和制造为一体的学科体系。


材料学学科面向航天、航空、国防、先进制造等领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开展先进材料的设计、制备、表征、服役性能评价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在轻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材料涂层及表面改性等方向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学科整体水平国内一流,国际先进,具有鲜明的国防特色。拥有先进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与绿色制造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特种陶瓷材料研究所、金属基复合材料与工程研究所等科研平台。


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7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0余项。近五年来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群体、国防重大项目等科研项目200余项,研究经费累计2.66亿元,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SCI/EI收录论文约200篇/年,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约40项/年,科研成果转化累计1亿元。


材料学学科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拥有国家外专局“111”引智基地1个,哈工大海外学术基地1个,一批专家在国内外学术组织任职,如国际陶瓷联盟司库、国际材料热处理与表面工程联合会执委、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等。多次组织国际学术会议,与国际上许多著名高校和研究单位有合作关系,如美国哈弗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西北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东北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伯明翰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尤其在航天领域与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的权威单位有长期的合作,支持教师和学生长期互访。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含凝固科学与工程、塑性加工、焊接、电子封装4个招生方向)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是由原铸造、锻压和焊接三个学科合并组成。上述三个学科均成立于1952年,创建伊始就承担了为全国高校铸造、锻压和焊接专业培养师资力量的艰巨任务,同年由苏联专家培养研究生,在我国创立了比较完备的金属热加工专业教学体系。1982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85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后流动站。1987年,铸造和焊接二个学科被评为全国首批重点学科。经过全国院校学科调整,合并成现在的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并于1996年被确定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998年被批准设立特聘教授岗位,2001年全国重点学科评比中被评为同学科第一名。先后培养出9位两院院士。


凝固科学与工程方向

凝固科学与工程方向有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29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4人次、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英国皇家学会牛顿学者1人。担任全国学会理事以上人员8人,任国际学术会议主席、副主席、国际学术刊物编委5人。


研究方向包括:钛合金复杂构件熔模精密铸造、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精密热成形、电磁冷坩埚及定向凝固理论与技术、非平衡凝固理论与技术、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高熵合金、大型轻合金薄壁件低/差压铸造、精密反重力铸造工艺与装备、超高压凝固理论、高温合金精密铸造、金属材料增材/增减材成形、金属基复合材料及铸造成形、新型功能材料等。


凝固科学与工程方向结合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发展的战略需求,重点开展金属材料凝固理论及铸造成形研究,在先进材料特种凝固加工、反重力铸造及复合材料成形、钛及钛铝合金新材料及其精密热成形、轻合金铸造技术及亚稳新材料等方面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且体现鲜明的国防特色。本方向拥有水冷铜坩埚感应熔炼炉、低/差压铸造装置、高压凝固装置、定向凝固装置、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设备等重要设备。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近五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防重大项目、装备预研基金等科研项目200余项,研究经费累计近1.3亿元。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SCI/EI收录论文100余篇/年,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年。


凝固科学与工程方向国际交流与合作广泛,多人担任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主席、副主席等职务,主办Gamma Alloy Technology、国际有色金属加工年会等国际会议,并与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牛津大学、伯明翰大学、鲍曼工学院、悉尼大学、东京大学、俄罗斯科学院、德国马普所等国际著名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近五年80余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做邀请报告,具有广泛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塑性加工方向

塑性加工方向有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31人。其中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6人次、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学者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担任国际和全国学会理事以上人员8人,任国际学术会议主席、副主席、国际学术刊物编委7人。


研究方向包括:塑性成形理论、数值模拟及控制:内高压成形、难加工板材粘性介质压力成形、高能率成形、等温精密锻造及锻件组织性能控制、超塑成形及扩散连接、旋压成形、纳米材料构件成形、钛合金及难变形合金成形、微型构件精密成形等;材料制备及成形:金属基复合材料、半固态材料、储氢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纳米晶粉末、金属间化合物粉末,机械合金化、粉末冶金及粉末材料致密化和半固态成形理论等。


塑性加工方向结合国家航天航空和国防工业发展,重点开展先进金属材料和复杂结构热加工成形应用基础理论、工艺及专用设备的研究,在轻量化整体结构成形、高温难变形材料成形、微小器件成形等方面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学科整体水平国内一流,国际先进,具有鲜明的国防特色。建有塑性成型工艺及装备研究所、流体高压成形技术研究所,拥有315吨至5000吨大中小全系列的数控成形实验设备和高温、低温材料性能试验机、三维曲面测量仪等先进测试设备。


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四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金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近五年来共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技术(863)和装备预研等科研项目200余项,研究经费累计1.2亿元。近五年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约40项/年、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SCI/EI收录论文约70篇/年。


塑性加工方向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批专家在国内外学术组织任职,如国际塑性加工会议(ICTP)常设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学术论坛主任(6个论坛主任)等;多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如国际塑性加工会议(ICTP)、新成形技术国际会议(ICNFT)、内高压成形技术国际会议(TUBEHYDRO)、亚洲微纳成形技术(AWMFT)、先进材料超塑成形((ICSAM)等;承担欧盟框架等国际合作项目多项,支持教师和学生长期互访。


焊接方向(含电子封装)

焊接方向有博士生导师37人,硕士生导师48人。其中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4人次、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学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担任国际和全国学会理事以上人员6人,任国际学术会议主席、副主席、国际学术刊物编委10余人。


研究方向包括:高性能材料制备与连接:重点开展金属基复合材料、钛铝合金等高性能材料的制备与连接、界面与表面行为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等;复杂结构可靠性:面向轻量化、大型复杂结构,重点开展焊接结构力学、宏微观模拟仿真、可靠性与评价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等;高效智能焊接:重点开展高能束及复合热源焊接、电弧物理及高效熔化焊接基础理论、机器人智能焊接、金属增材制造等技术与系统的研究等;微纳连接与加工:重点开展电子封装及微纳连接、结构材料微成形与微加工、纳米材料与器件制造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等。


焊接方向立足于先进材料焊接、连接与成形加工制造的国际学术前沿,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发展目标,系统地开展前瞻性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引领本学科领域国际前沿和创新研究,开拓智能化焊接制造工程理论与关键技术,打造高素质专业人才与高端科研人才培育基地,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强化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建成我国焊接与连接领域不可替代的创新研究平台。


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及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中国专利金奖3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近五年来共承担两机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俄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技术(863)和装备预研等科研项目100余项,研究经费累计5亿余元。近五年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约100项/年、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SCI/EI收录论文约150篇/年。


焊接方向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批专家在国内外学术组织任职,如微纳连接委员会微纳加工新兴技术分委会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制造与封装分会封装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学术论坛主席等;多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如国际焊接会议(IIW)、电子封装技术国际会议(ICEPT)、焊接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WSE)、钎焊与特种焊接国际会议等;承担中俄、中欧等国际合作项目多项,与国外高校教师长期合作和学生联合培养。


材料与器件空间环境效应科学与技术(自设二级学科)

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材料与加工学科于2008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并可接受博士后。材料与器件空间环境效应科学与技术依托于空间环境材料行为与评价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大科学工程平台,拥有先进的实验条件和良好的科研环境。方向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15人。其中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1人。


研究方向包括:材料空间环境效应理论:材料(含功能材料、结构材料、复合材料、纳米与低维材料)的空间带电粒子辐射效应、太阳电磁辐射/紫外辐射效应、真空与高低温环境效应、空间碎片与粉尘撞击效应、原子氧侵蚀效应,轨道综合环境效应,临近空间环境效应等;电子元器件辐射效应理论与评价技术:总剂量效应、位移效应、单粒子效应,耦合效应,其他环境效应;空间环境效应模拟试验技术:空间环境与效应模拟装备、空间环境效应数值仿真技术等;空间环境效应评价理论:空间环境效应地面等效模拟原理、空间环境效应加速实验技术、器件与系统服役可靠性评价理论与技术等;新材料与系统的空间应用:结构-功能材料制备与空间应用,材料与装备的3D打印技术与空间应用等;空间环境损伤防护技术:辐射损伤与防护、原子氧侵蚀损伤防护等。


材料与器件空间环境效应科学与技术方向紧密围绕我国航天航空和国防工业发展需求,重点开展空间环境效应基础研究、空间环境材料/器件行为评价、空间环境效应数值仿真、空间综合环境模拟原理、航天新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在功能材料环境效应、空间环境效应模拟与仿真技术、空间新材料与航天应用等方面国内领先。学科整体水平国内一流,具有鲜明的国防和航天特色。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近10项,中国专利奖1项。近五年来共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技术(863)、装备预研等科研项目50余项。近五年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约40余项/年、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SCI/EI收录论文约70篇/年。


材料与器件空间环境效应科学与技术方向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多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与俄罗斯、德国、法国、乌克兰、加拿大等国家相关单位与专家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支持教师和学生长期互访。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设二级学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7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围绕着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是光电信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的前沿学科,是多学科交叉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起源于光电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方向,于2009年3月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可接受博士后。


研究方向包括:光电薄膜材料与器件、特种光纤与光纤器件、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光电探测材料与器件、固体发光材料与器件等。


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是当前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领域和发展方向,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已在工业、能源、航天、国防等领域逐渐起着主导作用。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是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科技发展领域的必争之地。光电信息材料是具有信息产生、传输、转换、检测、存储、调制、处理和显示等的材料,利用其光子性能和电子性能在光电器件中获得应用,是现代信息社会的支柱,也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先导。我国新材料领域存在的“卡脖子”材料与技术中,大部分与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相关,这些都正在或者潜在的阻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学科针对上述需求,在光电芯片、光电探测和新能源材料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持承担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装备预研等项目20余项,研究经费累计近4000万元,并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一项,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